2015年10月6日 星期二

最好的產品就是最好的行銷

直至今日我依然清楚記得2013年在上海電視上看到董明珠和雷軍那個著名的“10億元”賭約(董明珠是格力空調董事長,雷軍是小米董事長)。這一場董明珠向雷軍提起的10億元對賭,說明什麼呢這說明有些傳統品牌對互聯網顛覆大潮的無視與無知! 

實際上,大變局早就已經開始了。中國品牌以及品牌背後的企業領袖正面臨一場新舊交替,這必然會出現斷裂期的誤讀、輕視、爭執乃至敵對,但互聯網顛覆傳統企業已是不可阻擋。兩個典型案例可以說明這個概念 

一個是聯想掌門人楊元慶親自撰寫內部郵件,為新成立的聯想中國區數字行銷團隊打氣,其反思極為誠懇與深刻;另一個案例是,英國Burberry的女CEO Angela Ahrendts宣布將離職轉投美國蘋果公司,而在過去6年中,Angela Ahrendts積極推送老品牌Burberry擁抱互聯網的趨勢,最先讓互聯網精神融入整個運作系統的品牌,讓老品牌新生,再次抓住了一代人品牌年輕化,又成功的把新一代消費者拉進了品牌的生態系統內,為接下來十年奠定基礎。6年中,Burberry的銷量增長2.5倍,股價增長3倍。 

小米不是只會行銷!最重要的是,小米的行銷並非傳統行銷,它的行銷策略適合產業交替的時代背景,即“一切皆媒體”,以及“可參與”與“真實”引領的消費者主權時代。簡單的說,現在企業的一切環節都是行銷的內容,可以將其通過碎片化的網路管道傳遞、呈現出來,這還不夠,你還需要讓消費者參與進來,讓它變成有死忠粉絲的品牌。 

海爾董事局主席張瑞敏今年有一句論斷讓我印象極為深刻,他認為互聯網時代為傳統製造企業帶來了一個非常大的空間,即可以轉型為平台型企業。再對比一下雷軍和董明珠的這則對話:雷軍說,我們用的是世界上最好的工廠和最好的管理;董明珠回應說,最好的工廠也是別人的,不是你的。我們是中國製造,中國製造 

20151月初,董明珠放出豪言:“格力做手機,分分鐘滅掉小米。”其實,這再次驗證一句話:有錢就是任性(格力有千億規模)。董明珠如果想做一個正常帶在身邊的移動手機,是絕對沒有機會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市場已經瓜分完畢,並且相當成熟。做得最好的企業,年銷售都在5000萬台以上,供應鏈的整合能力非常強,他們拿到的屏資源、IC資源都要便宜很多,單在成本上就沒有優勢 

我跟一位常州好朋友成立強(IE工程師)聊到格力機時,成立強(Richard)說:怎麼了呀?怎麼突然感觸這麼深啊?我回說:因為質疑自己寫書的思路是否真的成熟!我堅持把教科書和解題書做到最易懂、最好用,甚至不用售後(有點程度的可以自修),這耗費我每年至少整整一季的時間,若以營收來看,真是不符合成本效益的(加工時間長、產品毛利低,品質好就是最大的諷刺)。 

Richard靜靜地聽我說了一段長達10分鐘的話溫柔的回我:你只是站在學生的立場思考,如果你是學生,你需要一本怎樣的書,什麼書對你有幫助,用最短的時間,最輕鬆的方式,最有效率的讀懂學會。你堅持你的產品要讓消費者“看懂”、“學會”、“低成本”,因為你相信“看不懂”也就想當然的“學不會”了。我們談到雷軍很多次都嘗試用自己的語境來闡釋小米的行銷管,他說:“小米專注在產品研發上最好的產品就是最好的行銷好的產品自己會說話;小米專注於使用者服務上要和使用者交朋友最好的服務就是最好的行銷! 

最後他說你需要的是「定位」!我覺得你做的事很有意義,如果你選擇繼續做,我會一直支持你的。你有權保持快樂和會晤幸運,你所說的話將會成為你的正能量,如果你一個人感到寂寞,我會免費提供打氣。 

我該回去改書了,最近審計公報57號一出場就幹掉33號公報,英國人喜歡咬文嚼字,規定也比較偏向原則性,實際操作面在技術公報裡。至於稅法呢,也好不到哪裡去,僵化解讀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696號解釋,修正所得稅法第15條為所有薪資所得均應分開計算,限縮其他立法的可能,未慮及財稅制度應保有高度彈性以台灣有錢人的頭腦和心態,分居的夫妻會暫時齊聚一堂,一致對外(先討論怎麼利用稅法福利,把國稅局這個共同敵人搞死後,咱怨偶再內鬥就是),利用可移轉性所得規避稅率,逃避稅負,違反租稅公平與量能課稅原則。唉呀,又一個“合法”圖利富人,減輕富人稅賦的稅式支出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