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國考新聞情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國考新聞情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3月13日 星期二

拚第二春 人生半百變公職新鮮人

中國時報【作者:曾薏蘋╱台北報導】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3月22日 上午5:30

四十九年次的黃振鑑因中年失業,決定尋找穩定的「第二春」,為參加公務員初考,奮鬥三年高中,在近退休的半百年紀成為公職新鮮人。他開心地說,憑著毅力戰勝年輕人,「當你不放棄,就有機會」。

現年五十二歲的黃振鑑是這次初考社會行政類科最年長錄取者。他表示,在大陸工作十年,是電子科技業的台幹,二○○八年金融海嘯,他成了非自願性失業的一群。為了不再受外在環境影響就業,下定決心找一個穩定的工作,考公務員成為他唯一目標。

黃振鑑說,決定中年轉業,為了全心念書,家裡面臨少一份收入的艱鉅時期。他硬著頭皮跟太太說,沒想到太太一口就答應了。「這次能考上,真很很感激她在這段期間擔起家裡的重擔,今晚要好好跟家人慶祝。」昨天早上放榜,就是太太打電話告訴他這個好消息。

黃振鑑說,二○○九年他補習幾個月就報考地方特考,沒有錄取,但因為以些微差距落榜,讓他信心大增。去年報名初考、地方特考,雖然再度落榜,但分數只差一點點,依舊信心滿滿。這次終於讓他考上,就是因為每次的些微差距,讓他有信心衝破難關。

由於自己中年考試,體力及記憶力比不上年輕人,黃振鑑分享他的經驗說,開始準備的第一年時有補習,後來都是靠自己苦讀,每天到圖書館,從早上八點讀到晚上八點。初等考試都是測驗題,所以每一科都不能放棄,近十年的考古題更是他的寶典

為了克服記憶力衰退問題,黃振鑑說,按照計畫、快速閱讀,靠著毅力可以打敗年輕人。他說,台裔球星林書豪不就說:「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

昨天記者找到黃振鑑時,他剛上完職訓局的課程,孩子已經讀大學,他才剛考上公職。黃振鑑說,要給年輕人一個榜樣。

2011年12月22日 星期四

高普考試 重大變革 地方特考取消 3年才能轉調

每年高達二十多萬人次報考、規模最大的國家考試高普考及地方特考,將出現重大變革。考選部次長董保城昨天表示,考選部正研擬《公務人員考試法》修法,將全國十二個考區的地方特考轉型為只限偏遠地區及離島,其他縣市名額併入高普考。為了留住人才,也將一年一次的高普考改成上、下半年各考一次;錄取者分發職務後的綁約請調年限,由原來的一年延長到三年才能轉調。

董保城強調,相關修法草案還在考選部,但常大嘆留不住人才的地方政府並不反對考選部做出這些變革。

考試院昨天舉行一連兩天的一百年全國人事行政會議,副總統蕭萬長及考試院長關中皆出席這場會議。

關中致詞時表示,公務人員是實現馬英九總統「黃金十年」的推手,考試院初步擬議,將適當增加考試錄取人數,把參加基礎訓練人員併計考試成績及基礎訓練成績做為總成績,以考試擇優錄取為正額、增額人員的標準。

目前先選定司法特考(監所管理員類科)、外交領事國際新聞人員特考、移民特考等三項考試,試辦不占缺訓練,增加增額錄取名額,以落實訓練淘汰機制。

董保城指出,高普考、地方特考的重疊性高,很多考生都會重複報考,但高普考只要綁約一年,即可申請轉調,留不住人才;反觀特考,一次綁約就是六年,常讓地方特考錄取者被視為「二軍」。

他指出,考選部正研擬修正「公務人員考試法」,目前高普考每年七月登場,未來將改由上、下半年各考一次,分段完成。目前全國有十二個考區的地方特考,將轉型為以偏遠地區和離島為主,其餘名額全部併入高普考。綁約轉調期限的部分,地方特考維持現有六年,高普考則從一年延長為三年。

至於關中致詞時提出國考併計考試成績及基礎訓練成績,再分發的修法構想,預計推動期程為一○二年十二月前完成,最快在一○一年十二月前完成。

但是,與會學者多表疑慮,政大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施能傑等學者質疑,不占缺訓練淘汰案,可能招致大幅增加政府的財務和時間成本的政治風險,考試院將有接不完的考試及格訴願案和行政訴訟案。

成大政治系教授楊永年也說,訓練課程是否具信度效度,能否篩出受訓者能力,還有討論空間。

連結網址

高普考擬改成1年考2次

考選部次長董保成今天說,考選部正研擬修法,高普考將由現行1年考1次,改為1年考兩次,同時綁約年限增加為3年。


高普考及地方特考將有重大變革,考選部次長董保成表示,考選部正研擬修改《公務人員考試法》,將高普考由現行每年7月考試,改由上半年、和下半年各考1次。

另外,地方特考將轉型為「以偏遠地區與離島為主」,其他名額一律轉往高普考。

董保成說,由於現行高普考只綁約1年,導致考上公務員後老是想調走,考選部研擬高普考改為一年考2次後,綁約年限將增加為3年。

連結網址

2011年12月20日 星期二

考公職╱國考達人賴世昌 11試都上榜

「如果我當公務人員,服務態度一定會比他好!」卅五年前,屏東地政事務所政風室主任賴世昌擔任外務員,因一張交通違規罰單,到監理站繳交罰款的不愉快經驗,正好又有國中同學多買一張基層特考村里組報名表,邀他一起報名應試,雖僅剩下兩個月時間,但他抓到讀書竅門,以第二名成績考上,從此改變了他的生命,先後參加十一次國家考試,每試必中。

一張違規單改變他人生

賴世昌說,從小不大喜歡念書,高職念了內埔農工,退伍後,白天擔任外務員,晚上念屏東農專夜間部。有一次駕車送貨違規,老闆把錢給了他,要他到監理站繳罰款。

「我記得很清楚,當天是星期六」,賴世昌說,他從早上9點就到監理站排隊,排隊人潮很多,還有許多幫忙繳交罰款的監理黃牛,到下午2點,還沒輪到他,「怎麼辦?」他問,監理站人員要他下星期一再來。

他下星期一去繳罰款,承辦員竟說「你逾期繳納,要罰兩倍。」賴世昌說,當時年輕,脾氣比較暴躁,當場和對方吵起來,爭取無效,他只有回公司向老闆報告,當時即興起一個念頭,「如果我在承辦員的位置,服務態度一定比他好。」

同學邀報名 索性試一試

回家後,一位國中同學來找他,拿了一分村里幹事基層特考報名表給他,邀他一起報名。賴世昌指出,這位同學國中畢業後考上公立高中,因家裡經營養豬事業,家長要他考上村里幹事,兼顧家族事業,已經連考兩次落榜。

「要不要考英文、數學?」賴世昌這兩科都不好,馬上問這位同學,對方回答:「沒有。」賴世昌追問,還考什麼?同學回答,行政法、行政學、兵役法、戶籍法、歷史地理。

「糟糕!我的國中史地從沒及格過,而且很少超過50分!」但賴世昌認為,還是值得一試,報名後,距考試時間只剩下兩個月。

諧音加聯想 史地有竅門

他認為要考得上,一定要找讀史地的竅門,否則就沒輒,他搭火車到高雄、屏東各大書局找書,但沒有找到,他回到屏東市,信步走到中山公園旁大中書局,看到一本升大學史地合訂本,打開第一頁,導言就寫著斗大的口訣,「中國五嶽,八國聯軍」,史地不能死背、有方法,他心裡大叫「賓果」,「這就是我要找的書,」趕緊回家苦讀。

他說,八國聯軍是俄、德、法、美、日、奧、義、英,他就想成「餓的話每日熬一鷹」,取它的諧音及聯想法,記得快又不會忘記;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是中國五嶽,他用麻將東西南北中順序、搭配「泰華衡恆嵩」與「中」韻腳,記了下來,史記兩科只花了他一星期時間。

一考就上榜 再考展實力

他利用這種方法,每科都花一星期時間準備,為印證讀書效果,他找近10年的考古題練習,發現他都會答,考前他就知道一定考得上,放榜時果然如願考上,分發到屏東市民代表會擔任祕書,他的同學則再次落榜。

賴世昌之後又陸續參加了10次國家考試,他說,一考再考,是因想調動就能調,不必拜託人情關說;另一原因是最高學歷只有屏東農專肆業,雖想報考法律研究所,但早年南部並無大學開設,索性以一次又一次的高普考金榜題名,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參考來源
連結網址

2011年12月1日 星期四

國考申論題線上作答 心理師先試辦

〔記者楊久瑩/台北報導〕不熟悉電腦打字的國考考生,可得加緊練指上功夫了!

最快明年實施

繼推動航海、牙醫師、呼吸治療、獸醫、職能治療、物理治療及新增的藥師等共計九類科國考科目採選擇題線上作答之後,最快明年,考選部計畫連申論題也推動線上作答,預計諮商心理師以及臨床心理師兩類科將先行試辦,實施的一年前,就會對外正式公布。

考場座位將增至4500個

考選部次長曾慧敏昨指出,線上作答必須有硬體設備做搭配,目前全國北中南的考場,每天約可提供四千個電腦作答的座位,今年起希望能增加到四千五百個座位;以利未來推動國考申論題線上作答之用。

曾慧敏也談到,要推動「線上作答」,還要先解決輸入法及繪圖等難題,由於考生慣用的輸入法各不相同,加上考選部購買輸入法版權的成本考量,細節都還在評估。另外,部分國考科目有「繪圖」項目,「線上作答」得先克服繪圖的技術問題。

司法官、律師擬列下一波

考選部主任秘書林光基則補充,由於司法官、律師第二試報名人數近三千人,遠低於電腦作答須用的座位數,極可能成為第二波採「線上作答」的類科。

林光基說明,過去科舉考試時,為了杜絕閱卷老師辨認字跡後,給考生人情分數,於是有了謄錄制度,考生作答後,再由專人將考生試卷全部謄抄一遍;未來若能推動「線上作答」,將可避免閱卷老師認出自己學生的筆跡,進而給予高分的舞弊現象。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an/20/today-life12.htm#

2011年10月6日 星期四

假律師之名招生? 補教名師不起訴

〔記者黃良傑/屏東報導〕南部專攻司法、警政特考的補教名師陳一夫,被檢舉以假律師之名招生,詐取高額補習費,被告否認詐稱律師,屏檢認為學生選擇補習班,不只考慮老師資格,況且司法界、警界不少人是陳老師的學生,顯無詐欺之虞,不起訴被告。 「陳一夫」在南部國考補教界縱橫7年,原於各大高普考補習班授課,3年多前,屏東考友上補習班倒閉後,他收容10多位流浪學生,協助考上書記官、監所管理員、警察。 94年7月因受學生鼓勵,在屏東成立「陳一夫司法家教補習班」,教課以影音函授為主,僅收少數門生面授,學生遍佈各地法院、地檢、警界;不過,報考法警的潘姓門生卻向警方檢舉,指陳老師教法與其他補習班不同,只給教科書和筆記本,並指補習班誆稱陳老師具律師身分,專精刑法、民法及訴訟法,因事後查出老師並非律師,要求退費,期間曾請縣議員調解不成,報警函送。 呂姓監所女管理員證稱自己第一年沒考上,第二年並沒繳學費,後來考上依約付款40萬元,並無被騙感覺。補習班職員坦言私下聊天,曾指老師有律師資格,但未對外宣稱,且依規定上課及交付影音教材,遇有學員繳費困難,可以分期付款。 檢察官許英輝認為「陳一夫補習班」屬自由式上課方式,收費尚包含影音教材、課程教授、讀書環境提供,告訴人都是逾20歲成年人,考量補習內容有一定助益,才決定繳交學費,被告並沒有施用詐術,致被害人陷於錯誤,也未違反律師法,因此,不起訴陳老師。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電子報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