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7日 星期五

工廠生產常見的7個〝為什麼?〞【常見盲點】

一、為什麼要管理部推7S
因為綱紀不彰亂源之始」!綱紀就是生產紀律要求,如果車間和辦公場所弄得像是垃圾推,產品品質會好嗎?(有的產品沾上灰塵再烤漆,會產生雜質,要靠打磨來處理不良)任何生產問題(含安全問題)都有可能發生,追究根源就是〝紀律渙散〞。
二、為什麼大量生產前要工程部先小批量試產?
因為「把設計問題拿到生產階段來解決,是徒勞無功、本末倒置的」!理論上,研判試產是否合格可以大量生產的〝點〞是「量產良率8成以上」。再說清楚一點就是量產時不容許有一個原因不明的設計問題」。設計問題是無法用生產技術去克服的,把設計問題挪到生產階段處理,只是會把負面效應擴大而已(因為材質多、機器多、人員多、投入資源多,損失就更大)。
三、為什麼組織結構職能不彰會一錯再錯?
因為本末倒置,吃力不討好」!理論上大量生產(量產)應該只會製造出〝製程品質〞〝零件品質〞問題,至於〝設計品質〞問題應該在設計階段就解決掉。但事實上,一般公司可能因為:(一)開發流程設計不當。(二)產品驗證測試不足或不全。(三)設計者專業能力限制。(四)開發時程不合理的壓縮。(五)產品規格訂定不當。(六)溝通、聯絡、資訊傳遞等問題。開發階段有太多疏忽或做不好,就有可能會將〝設計品質〞問題禍延到大量生產階段。短視的經營者為解決燃眉之急,就要求生產單位用人去解決(所以傳統產業的老闆通常認為:只要產線上滿滿的都是人,東西就一定做得出來,貨也就一定出得了)。
四、為什麼生產現場會影響產品品質
生產現場很複雜的人多(有的操作員的親朋好友還會到現場找人呢)、料多(現場當倉庫用了)、機器多(叉車、推車、棧板到處趴趴走),任何閃失都可能造成工人工傷或是產品損傷。而基層員工是否用心投入工作,是生產管理的核心,如果管理幹部要求不合理,公司沒有獎懲或是獎懲因人而異,言行不一、紀律渙散,這些都可能喪失員工向心力,導致士氣低落。
五、為什麼管理者對〝品質〞的觀念會決定自身的格局
因為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很多中小企業以為品保就是品檢生產線只要安排足夠的檢驗員就可以把產品品質做好在此前提下在生產部下成立品檢課且交由生產經理調配這種思維就決定了品保機能〝成不了氣候,上不了國際台面〞的定位格局。茲將企業品質機能定位層級說明如下:
(一)   無品:無品保組織,作業員兼檢驗員,出貨優先,有生產沒品質。
(二)   下品:檢驗課是檢驗導向,將不良擋下來再說,生產成本高,品質也做不好。
(三)   中品:具獨立和生產平行的品保單位,品質是製造出來的,把產品做〝好〞。
(四)   上品:具全面品質機能且直屬總經理,品質是設計進去的,把產品做〝對〞。
(五)   特品:具品質參謀推行各種品質專案,品質是經營管理出來的,塑造公司文化價值。
(六)   首品:品質單位似有若無,無為而治,好習慣已養成,是一種自然的習慣,好文化已成形。
有關檢驗導向的〝下品〞定位,常見的現象有:1、設品檢課在生產單位內2、為配合出貨經常多次全檢後出貨3、當發生客訴,老闆第一個質疑:出貨有沒有驗?4、沒有品質工程師或製程工程師的編制都由主管兼代5、檢驗員比率高一般性檢測設備齊全6客戶層級不高價格要求導向
六、為什麼說「什麼人養什麼狗」?
很多問題不在決策面而是執行面而執行面並非指低階員工而是指中高階幹部若幹部經驗不足知識欠缺觀念錯誤企業內耗浪費決不會少很多企業的執行力不足或是呈現負數(吃資源且沒有產出)【有些台資企業的直接人工與間接人工比例幾近是11都是因為無能的中高階幹部追根究柢就是無能主子自然任用無能幹部〞。
七、為什麼PDCA總是缺PC
生產是執行單位,強調執行成員耐操可衝鋒陷陣,因工作屬性特質,在生產單位待久了的幹部,會全心投入執行(Do),或接受指示執行改善對策(Action),這種幹部您覺得優秀吧?但認真思考一下,這些幹部的任務只完成一半,因為事前規畫/投入(Plan)及事後檢討/修正(Check)尚嫌不足。比如說,高階主管指示要這樣執行,中階主管在執行前是否了解真正的目的?確定目的後,因為執行方法有很多,上級要求的不一定最適合現況,是否能和上級討論〝Why〞、〝How〞,共同找出最省力的方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