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8日 星期一

台企製造業代工轉型跨行業發展,要不要先換個頭腦?

【歷史回顧】

「代工之王」富士康,為解決在代工業務上所面臨的瓶頸,2010年郭台銘與德國的零售商麥德龍集團(Metro AG)合資(麥德龍75%、鴻海25%的出資比例),在上海(一線城市)開設第一家3C賣場「萬得城電器」;以「賽博數碼」廣場為主體的IT賣場;以超市為載體的「敢闖數碼」;以及覆蓋三線以下城市的「萬馬奔騰」門店。而「飛虎樂購」則是線上電子商務管道。

「飛虎樂購」在雙頭管理混亂(外聘的被挖角人才對電子商務較熟悉;相較之下富士康調過來的領導、中層就比較不是那麼懂電子商務)內部權力鬥爭(外行領導內行)薪資落差(挖角員工薪酬高於從富士康各部門調來的員工,富士康一派老員工對此積怨頗多)的內耗中,導致運營效率越來越低,經營也難以為繼,外部招聘或挖角來的人才,他們很難適應工廠的管理體系,而且看不到多少升遷希望,不少人不會待過兩年,甚至幾個月就離開了。20126月份,「飛虎樂購」清盤企業由於經營不善,導致最終破產。破產倒閉的時候,就要進行財務清算,看看企業還有多少資產和負債,剩下的資產首先用來償還債務,剩下的部分就分給股東。整個處理過程就叫清盤)。20133月份,富士康與麥德龍合資的「萬得城電器」關閉在上海的所有7家門店,麥德龍決定從這項合資事業中退出,退出中國市場。20133月份,郭台銘收掉台灣6家「賽博數碼」。

「飛虎樂購」的失敗被指有其先天性的基因缺陷因為富士康與郭台銘一直在用製造業的思維去做電子商務)。現在國內的互聯網、電商行業都在不計利潤、燒錢擴張郭台銘給「飛虎樂購」的投入並不多,第一筆投資只有9000萬元(代工廠的思維是前期一部分投入,靠加工利潤再進一步擴大規模)(「飛虎樂購」的9000萬元,除掉人力成本,剩下的也就只夠內部系統開發,完全不可能承擔起物流、推廣的投入相比之下,京東商城在2011年的融資規模就達到了15億美元)。富士康的基因決定了「飛虎樂購」難以跟外部競爭。

「飛虎樂購」為節省行銷費用極少做推廣,為了獲得用戶量,除本部員工外,還將富士康大量供應商的員工資料導入飛虎樂購的推廣平臺,然後通過群發短信、郵件群發DM雜誌等模式招攬這些員工來消費。做電子商務的就知道,大家知道了你這個網站,也不一定願意來購物,何況用病毒的手法推廣。與其這樣,還不如去華強北花幾萬塊買用戶資料更划算。

小結對「飛虎樂購」而言,郭台銘最大的失誤,是用製造業的頭腦,為「飛虎樂購」注入代工廠的基因,將代工廠的投資、管理、運營模式套用在一個電子商務企業裡!

【真實案例】

為什麼會講到這個話題因為在2015年6月的現代聽聞某製造代工業台商董事長要買個台灣平價品牌泰國的代理權,在泰國shopping mall租個實體店面賣衣服,由董事長千金來泰國學泰語,進軍泰國服裝界台灣服裝品牌由台灣人代理引進泰國,能創造MIT的奇蹟嗎?這位董事長說:「唸經濟的思維喜歡用金錢去衡量怎麼做生意我們製造業的思維就是敢衝!」聽完之後我也只能搖頭苦笑了。

【本文總結】

歷史帶給人類最大的教訓就是,人類永遠不會從歷史學到教訓。」謹以黑格爾著名的一句話來做為本文的總結。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隔行如隔山!同一種經營模式不一定能在不同的行業別中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