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20年前往中國走,是因為看到機會;20年後的今天,台商要出走中國,是因為知道已經做不下去了!
1995年的中國用低廉的工資和龐大的人口(人力成本低、人口勞動力上升)吸引台商、外商進入中國設廠。2015年中國少子化(一胎化)不僅衝擊中國經濟,也波及台灣出口。以前是台灣人到中國大陸消費,現在是大陸人來台觀光。大陸也開始發展消費性的服務產業了,台灣製造業不轉型也不行了。
隨著大環境的改變,企業也要跟著變,尤其在目前不景氣的狀況下,不只企業體要變,個人更要跟著應變,才能生存。不過,個人不管怎麼轉變,還是要堅持「找到自己熱情的所在(follow your passions
and lean in)」,確定自己真正的熱情所在,就確定自己心之所向,就明確地挺身而進,我常說:「我完成的不是一本書,是一種信念、一種感覺。」從讀一本書,就像跟這個作者溝通知識一樣。如果您只是想享受閱讀樂趣,那就不需要講究方法,隨便找本書有讀就心安;但是如果您想透過閱讀學習某種知識,並尋求問題的解答,那讀哪本書就必須講究,如何用書就必須學習了。
我以《經理人月刊》2013年7月號【何飛鵬專欄】「如何讀一本書」,其中「如何讀一本書」的7個步驟引述如下:
1.
快速閱讀全書的提示性文案,包括封面、封底、摺口、推薦、序言、導讀等,這些文字通常都是作者、編輯寫來協助讀者理解此書,通常讀完就可知道此書之定位、重點、功能及對讀者之意義。
2.
仔細研究目錄及第一章:目錄是全書綱要,通常讀完就可以知道作者的寫作邏輯,可以知道全書的細節。 研讀目錄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挑出全書的重點章節,進行精讀,研究完目錄,接著也要閱讀第一章,第一章通常描寫寫作動機,也是全書的起點。
3.
快速瀏覽全書:通常這只要花10~20分鐘,要會用一目十行的速讀,並非要知道真正的內容,只是要知道書中各章節包含哪些重點,尤其要注意核心概念、架構、有意義的圖表,再次確定精讀重點。
4.
擇定重點章節精讀:這是讀一本書的關鍵,決定了能否有所收穫,精讀不只要讀,還要思考、還要質疑、辯證,目的是要徹底消化吸收,必要時還要背誦。
5.
延伸閱讀到非重點章節:精讀重點章節,一定會提及其他章節,只要順著脈絡延伸閱讀,並視其重要性決定精讀或瀏覽,經過延伸閱讀後,通常可掌握全書。
6.
複習重點章節,並找出全書可用的重點摘要:重要的書的重要章節,通常要讀兩、三次,才能真正的融會貫通。做摘要整理,讓我能把有用的內容轉化成我自己的說法。摘要內容通常包括原理、原則、定律、知識點(詞條)、圖表、故事以及案例等。
7.
畫線、註記、貼重點、延伸查閱……這不是步驟,而是閱讀時要做的事。書是用來讀的,不要愛惜,畫重點、寫感想註記,並用貼紙標示重要頁次,隨時可重新翻閱。
經過這7個步驟,大概需要1~3天的時間,視其厚度、重要性及理解的難度而定。這種讀書法每讀必有收穫,每讀必有成長,讀書有所得比讀書數量多重要。
以上,與各位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