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務主管為自己的船務單位訂的KPI指標及定義如下(copy貼上,未做更改):
KPI指標
|
定義
|
目標達成率
|
出貨的及時性
|
接到業務、生管出貨明細並確認貨好時間後,應立即安排合適船期/航班/快遞,全力配合達成客戶交期(因不可抗力事件造成延誤除外)
|
97%
|
提供各部門(業務/關務/財務)所需資料的準確性
|
準確提供各部門所需資料(報價單,運輸對帳單,INVOICE,PACKING LIST,提單)
|
99%
|
運費對帳的及時、準確性
|
每月按時與貨代/運輸進行對帳,保證費用與報價單一致,準確提供費用申請所需資料
|
99%
|
「以上只是船務的日常作業而已。」哪裡符合公司的目標-「成本的控管」?船務的績效在哪裡?以下分三點說明:
一、船務的報關及內陸運費必須有相對成數的下降(這關係著與業務生管的溝通),避免因為安排不良而造成單趟的卡車運費(東莞-香港)及單次的報關費用。
二、如果是EX-WORKS or FOB TERM,船務有義務去詢到最適當、合理的報價。請款準時?這只是基本工作,不能算成是指標的一種。
三、公司最常造成多餘的運輸成本在於延滯費用及倉儲費用,這些可能是因為報關的問題所產生,建議應列入KPI指標中。
在不影響客戶交期的前提下,與相關部門(業務、生管)溝通,以降低運輸成本為最終目標,提出可行方案。平行單位主管打分,建議由「客戶-供應商」的觀念下手。船務想要降低運費成本,那就要跟業務及生管溝通,那麼船務主管的成績就應該由業務主管及生管主管來平行打分。
無語了啦,臣妾真的做不到啊!把『稽核室』當『總經理室』來操就算了,KPI又搞得像是360度全面考核,評分標準不能明確化,考核項目不具代表性,評分主管不具公信力,馬來猴副總又等著投訴稽核室。這樣的環境,皇上,臣妾有一事相求!懇請皇上將臣妾打入冷宮,臣妾受不了了,這種只有老闆一個人夢想著IPO而下面沒有任何一個人跟隨的環境(老闆娘改不掉兩套帳、“財務長”因為不符合IPO的消極資格而消極對待、馬來猴副總老得只剩拖後腿的力氣、香港仔副總根本不屌KPI、兩位副總養的狗又大口大口地亂咬人),您不如休了臣妾吧!
總結:別把問題歸結到工具上,工具是無辜的。有問題的關鍵是執行工具的人,是人,人為了自身利益不去好好利用工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