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近年來描寫女人之間的故事特別是後宮爭鬥的小說和影視劇過於氾濫,已經讓大家視覺疲勞,相比之下男人之間的權謀爭鬥故事就少之又少,連大家最耳熟能詳的九子奪嫡的故事,也被穿越之風侵染成了後宮的小情小愛,失卻了本來的意義。其實客觀來說,女子宮鬥的目標不過是爭奪聖寵,謀的只是個皇后之位,略嫌小家子氣;而男子宮鬥的目標卻是江山社稷,格局自然更為大氣,也有更多的可看性。《琅琊榜》正是描述了大樑赤焰軍少帥林殊忍辱負重十二年,以江左盟主、麒麟才子梅長蘇的身份,重返帝都扶持明君靖王蕭景琰成功奪取太子之位,進而為赤焰軍七萬忠魂洗清冤情的波瀾壯闊的故事,奪嫡、復仇,風雲萬變的朝堂爭鬥,複雜詭異的人物關係,直教人愛不釋卷,確實不失為近年來難得的網路佳作。
其次,海宴作為女性網路作家,誠然其歷史積澱、文學素養等離正統歷史小說作家們還存在一定差距,但勝在會講故事,做到雅俗共賞。主題恢弘龐大,敘述風格卻也不失網路小說的簡約輕快,更能直中當下青年讀者們的“要害”。出場人物雖多,但個個性格鮮明,讓人見之難忘,表面上是個陰謀國士,其實仍保有赤子之心的梅長蘇、浩然正氣、耿直剛強的靖王蕭景琰、剛愎自用的梁帝、陰險狡詐的譽王、女中豪傑霓凰、生性仁厚的蕭景睿、桀驁不馴的藺晨……一個個躍然紙上,為人所津津樂道。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如果僅僅沉迷於渲染奪嫡風暴之驚心動魄、權謀智計,那《琅琊榜》充其量也就是個男版的《甄嬛傳》。而事實上如果細心研讀這部小說,就會發現作者的立意遠不止於此。主角雖然是梅長蘇也就是林殊,但貫穿始終的靈魂人物卻是林殊父子當年的主君、皇長子祁王蕭景禹。雖沒有正面描寫,但從大家的追憶中我們可以得知這是一位德才兼備、威望極高的皇長子,卻因為太過優秀招來梁帝猜忌,最終引發旗下赤焰軍梅嶺慘案,自己也被親父賜死,這件事就是一道分水嶺,自此大樑王朝失去了往日的蓬勃朝氣,朝堂爭鬥之風日盛,太子和譽王無心治理政事,每日只顧討好皇帝和沉迷于奪嫡,大樑風氣敗壞,國力日衰。梅長蘇之所以扶持不願與之同流合污、堅持自己信念的靖王去參與奪嫡,除了要為當年梅嶺蒙冤的赤焰軍將士翻案,更是希望將祁王的政治理念傳承下去。作者海宴自己也說過,祁王就是所有人心中最高的理想,他所堅持要打造的清明開放的國度也是所有人心中最理想的社會。為了這樣的信念,靖王蕭景琰甘願被冷落被“背景”十二年,也同樣是為了這個信念,在梅長蘇的鼓舞下,他最終決定投身到奪嫡風暴之中。表面上,奪嫡成功是因為梅長蘇足智多謀用計扳倒了最大的競爭對手太子和譽王,而實際上,如果沒有蕭景琰嚴明治國,仁愛為民,對內處理好各項政事為皇帝分憂,對外驍勇善戰擊退外敵,也絕難說一定能得到太子之位。“治國之道,非小聰明,而是實幹。”作者借《琅琊榜》傳遞的理念非現實,卻又極具現實意義,立意高遠這一點也是《琅琊榜》區別於一般網路小說的成功之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