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行程是寫出「KPI推動與執行」的企畫案,在思考的同時我需要靈感,特意選了熟悉的英式英文—這部《小鎮疑雲》(BroadChurch),這個海邊小鎮,看去溫馨、平常,鏡頭卻是遠的、冷的。
英劇總有些電影氛圍,音樂用得少,更顯懸疑,大提琴象異形的脖子,屏住氣緩緩進入房間、似乎唯恐驚破一個恐怖的秘密。如所有發生在小鎮的故事一樣,所有的人們都雞犬相聞,所有人認識所有人,家常、溫暖的生活直到一個11歲男孩Danny的死亡。
不要指望看到純粹的探案劇,劇情很沉得住氣,以8集的速度,美劇都可以破8個案子了。劇中的偵探算是笨得出奇,非但毫不靈機妙算,最終發現真相只因機會和時間。
英劇的有趣也許就是因為寫來寫去,終究是寫人。平常的貌相,我看得卻越來越揪心。這個小小鎮子裡的人,在劇情探案中,打開的卻是一個個受傷的靈魂。
自警長Alec剝開這些支撐著小鎮生活的中堅皮相,一個個都是焦頭爛額的屌絲。Alec就象我們生活中會遇到的落魄者,在城市角逐中失敗,鬱鬱不平地被放逐到小鎮。
Mark和Beth自小相愛,原是一個美滿的青梅竹馬故事。但在痛失愛子Danny之夜,Mark居然跑去與小三幽會,原因如他言“這種永遠可以預見的生活”中另外一個女人是“不同”的。
也許在我們城市的每一盞燈火背後,同樣有著驚天的秘密:夫妻、父子、母子;秘密隱藏得多深,就有多痛。
還有什麼比知道丈夫是傷害自己女兒的惡魔和兇手、家破人亡、終身自鄙自責;最後在一個無聲無光之夜,在兒子的強令下,收拾行李,隻身一人、從此消失它鄉的孤獨女人更淒慘的了?
對戀童,BroadChurch是不做道德批判的,反而對劇中幾對與未成年人的自願戀愛,頗多同情。包括最後對Joe的態度,也表述得很讓我們相信,他對Danny是“真愛”。
在能幹的妻子身旁終朝無所事事。一個童貞男孩是他僅有的安慰,給他錢、討好他,只為幾個相擁相抱。一切難以挽回時,Joe的恐懼、絕望看上去如此可憐。
不給出路、不原諒。比較起來,BroadChurch不算狠的。只是讓我等都市“正常人”難以直視。一貫招搖過市的我們如同對鏡自審,鏡中人如此卑微、可憐。
所有人,小鎮上所有的人都如此。曾經的自由與夢想都已遠去,每個人不得不面對的,是無能的生活和自己。只有在見不得人的角落,帶著恐懼和罪惡,找一點污穢而卑微的溫暖。
英國人一向刻薄歹毒,最後的鏡頭怎麼拍?好在導演還算仁慈;本劇總是主流,為我們保留了一對和好的夫妻。更好在於讓一枚另類帥哥David Tennant洗清冤屈,從一名“污點警官”,還原成一名為妻頂罪的沉默聖者。
如今的生活有點像超市,到處琳琅滿目,到處千篇一律。電視、電影都如此。身為英劇迷,我只好不得已地眼神45度向上、傲視群迷。英劇絕不厚道,也儘量不溫暖。即使不是百年窖藏威士卡,至少是龍舌蘭,品它會被刺一下、也許還會感覺疼,之後才泛出一點點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