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8日 星期四

實用財政新聞 – 籌設國家控股公司

國家控股公司籌設 三方向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2010.10.28 03:06 am

財政部評估成立國家控股公司可行性的研究報告昨(27)日出爐,研究案評估結果建議,未來可以考慮仿照國外成立投資型或營業型控股公司,以活化公股資源,並進行跨國及跨領域資產投資。

財政部官員表示,研究案的評估結果,財政部將會納入未來擬訂政策時參考。

財政部、經濟部及交通部等各部會間接、直接投資的事業有419家,家數跟規模都相當龐大,財政部主管的公股事業資產總額就達新台幣12.8兆元,市值5,970億元。

為強化公股股權管理,提升效率,財政部特別委託學者對國外控股公司的作法專案研究,評估成立國家級控股公司可行性。財政部是委託政大教授李志宏、台大教授林建甫等人進行研究,期末報告日前出爐,財政部昨天也特別召開會議討論。

據了解,期末報告具體建議,短期可以先強化現行公股督導小組的平台功能,包括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原則,並由各公股事業提出具體落實辦法,以推動公股事業私有化經營,降低政府對公股事業的直接干預。

中長期則可以參考國外,成立投資型或營業型控股公司或股權代理機構,統籌經營、管理各部會公股事業。

研究也指出,不論投資型、營業型或股權代理機構型態的控股公司都各有利弊,如股權代理機構的型態比成立公司單純,但因不具法人資格,無法直接從事併購、股權買賣等操作。


至於屬於營利性質、壟斷性資源的電、油等公股事業,則可考慮採取營業型控股公司,透過股權管理及業務管理合一,減少預算、採購等限制,讓經營更彈性,像是巴西及義大利就採取這類營業型控股公司。

投資型控股公司則可進行跨國及跨領域的資產投資,讓操作策略更靈活,有助提高資金周轉率和活化國有資產,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及大陸都是採取這類投資型控股公司。

【2010/10/2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