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1日 星期二

分析性程序在審計實務上之運用

博達公司爆發財務危機,三萬多名小股東多年來的積蓄頓時化為泡影,股票變壁紙。博達案凸顯出選股的重要性,除了檢視經濟與產業基本面因素外,尚須留意更換會計師、財務長,以及股權質押、應收項目等訊息,若投資人能仔細分析公司的財務報表,其實可提早看出地雷股常見的徵兆。
 


一、 管理當局真正出資比率低,但掌握董事會、監察人過半 :

當管理當局有權控制公司,但真正出資比率低,而不須與公司福禍與共,代表控制股東財富與公司價值的聯結程度變弱。

以博達案為例,博達於1999年12月底上市,掛牌價格為91元,短期間內,股價卻飆到三百多元。博達的控制股東(也是最大股東)葉素菲姊弟2000年3月的持股比率為15.5%,93年4月變成7.8%。而上市時的次大股東在2000年3月原本持股約13%,但是經過一年後只剩6.4%,之後在二年內幾乎出清持股,其它有些董事也有明顯出售持股的現象。一家高科技公司上市股價受到投資者青睞,然而大股東大幅出售持股,這象徵股價已經明顯超過大股東對公司的評價,亦即股價趨於泡沫。太平洋電線電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電)亦有同樣情況,太電原本為孫、仝、李三個家族共同創業,董事會與高階管理階層由這些家族成員分別擔任。但根據該公司2000年年報,這三個家族佔有71.4%的常董會席位,56.5%的董事會席位,但持股成數由公開資訊中發現卻僅佔6.3%。由此觀之,該三家族已掌握常董會,擁有公司實質控制權,可是持股卻相當低,使公司價值與家族財富的關聯性愈來愈低,公司是否真的不值得投資,所以掌握實權的人,不願意投資該公司股票?

二、 內部人(大股東、董監事)、機構投資者持續出脫持股或大股東質押比例偏高:

(一) 內部人可包括經理人、董監事等,由於內部人對公司的了解通常較外部投資人清楚,因此內部人出脫持股時,可能代表內部人對公司前景不看好,或有不為外部人所知的財務操控。當然,有時內部人為了個人的理財安排也可能出脫持股。因此,只有在內部人持續大量出脫或多位內部人同時出脫持股時才較為可疑。

(二) 如果大股東為了個人的財務週轉而大量質押股票向銀行借錢,萬一股票價格下跌,大股東可能面臨還錢或股票被斷頭的壓力。在此情況下,他可能會要求公司管理階層操弄盈餘數字來維持股價,或甚至挪用公司資金來解除個人財務危機。

三、 公司董事、監察人、財務長、財務或稽核主管更動或連續辭職或上市櫃公司刊登更換會計師的公告 :

(一) 董監事均屬於公司內部人士,對公司經營情形相當了解。如果不是在正常改選情形下解任,而是在平常期間相繼辭職,投資人就要懷疑是否他們發現公司有不可告人之事,自己無力改變,也不願負責,因而辭職。或是因為賣出太多股份而導致自動解任。

(二) 以博達案為例,博達頻頻更換財會人員,除了三年內共換了五位財務主管外,更更換簽證會計師,三月初連簽證的會計師事務所也遭變更。而公司的財務長是最能了解和代表公司實際財務狀況的關鍵人物,如果是被迫換人或是接連異動,背後可能隱含著一些不尋常的原因。在實務上,簽證會計師必須依審計公報之規定查核公司財務資料,如果發現公司帳目有問題,不是出具保留意見等查核報告,就是只能選擇退出,以求自保。所以除非公司有合理解釋,否則當公司之簽證會計師於年度中或任期中突然請辭或更換時,其中或許就已透露出些許端倪(如:簽證會計師認為簽證風險提高,管理當局刻意隱瞞事實…..等)。另外,會計師出具無保留意見的查核報告,也不是一份保證書,它只是代表財務報表在查核的某一段時間可以允當表達。

(三) 另參考學者葉銀華教授所著「透視上市公司-聰明選股,遠離地雷」乙書,指上市(櫃)公司若發生董事、監察人多人陸續離職狀況時,意味著這些董監事是否對公司失去信心?是否對重大決策不滿,卻無法改變又不願負責任,而選擇辭職?還是他們賣出太多股票,超過選任時持有股數的一半,而導致董監事職位自動解任?

四、 應收項目中有過多的關係人交易、替關係人背書保證或大量貸款給關係人:

替人背書須負連帶責任,因此若實際借款人無能力償還時,公司須代為償債,而使背書保證就像公司的隱形負債一般,但卻沒有列入資產負債表內。若背書或貸出的金額過高,公司的財務風險也會提高。另外,與關係人間的背書或借貸亦是經理人掏空公司的管道。

五、 應收款平均收現天數不斷拉長、平均存貨天數不斷增加、營收增加但應收款也同時大幅增加:

(一) 應收款管理是公司日常管理的重要活動之一。如果應收款管理不良,就會使款項收回時間拉長,不僅積壓資金,同時增加管理成本,壞帳機率也會提高。另外公司為達成銷售目標,也會放寬付款條件而使應收款期限拉長。

(二) 存貨周轉天數增加,通常表示公司產品競爭力不高或市場需求不振,導致銷貨速度緩慢。公司產銷計畫規劃不好或需求預測過於樂觀,也可能使公司存貨增加。這些都顯示公司經營階層無法因應市場的變化或經營管理效率出問題。

(三) 營收增加但應收款也同時大幅增加,這顯示公司有為了達成營收目標而強行銷貨的嫌疑,尤其是向經銷商或海外子公司塞貨,致使當期的營收虛增,也因而高估了盈餘。這是盈餘品質所顯示的警訊。

六、 非本業的轉投資過多、熱衷於上市櫃股票買賣及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

公司能夠獲利通常都有其核心競爭力,能夠同時跨足多種不同行業而還能持續獲利的公司很少,尤其是剛成立幾年的公司,其成功的可能性更低。因此如果公司做大量的非本業轉投資,一來可能擴張太快,增加營運風險,二來則有可能是運用轉投資做各種財務操作,資訊透明度也可能因此而降低。公司的本質在於營業獲利,除非是以投資為本業,否則過多的金融投資操作都會使管理階層無法專注於事業的經營。尤其股市波動大,要投資獲利須付出相當心力。衍生性金融商品則為高槓桿商品,在財務報表中卻無法即時正確反應潛在虧損。

七、 長期股權投資占總資產比率過高,且設立許多投資公司 :

(一) 長期投資項目在上市(櫃)公司的財報中,具有很重要的指標意義,投資人可以從財報附註中之該公司長期投資名單來了解這些轉投資公司的性質,又若名單中有出現很多家××投資公司或BVI公司,投資人就應該有警覺,再配合平常從報章媒體得知的訊息來了解管理當局是否專注於本業。

(二) 資產負債表資產類的三大要項目為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及長期投資,流動資產、固定資產與公司本業活動息息相關,而長期投資則屬營業外活動,當一家公司長期投資金額快速成長,進而占總資產超過1/3比重時,投資人必須仔細審閱財務報表的附註說明及合併報表中所揭露之相關訊息,確認其轉投資項目是否與本業有關,例如:台塑轉投資上游六輕石化是為延續本業而上下游整合、宏碁分割緯創是為該公司營運績效管理。若母公司持有子公司達50%,依規定須編製合併報表,在合併報表中,將消除母子公司間之業務往來,可避免母公司將貨銷往子公司,製造業績之假象,投資人亦可藉由比較合併資產負債表及合併損益表的主要項目變化來了解一家公司長期投資績效的好壞。

(三) 當(1)合併報表中長投金額增加或長投占總資產比重仍高,且股東權益的自有資本率大幅下降、固定資產增加有限,則表示母公司的長投欠缺高核心持股比重的事業、(2)合併後損益表所顯示的毛利率與營業利潤率出現不增反降的情況,則表示該轉投資經營績效值得探討、(3)每年的投資收益占當期損益之比例無法連續性或經常性的超過長投占總資產比重時,表示此長投並無被有效的管理、(4)觀察合併報表中之負債是否較母公司個別報表的負債增加許多,此顯示該公司恐有母公司將負債移往子公司美化母公司之嫌。

八、 在國內或海外浮濫增資發行新股、公司債、轉換公司債等有價證券 :

(一) 一家公司於上市掛牌後,除提高知名度外,其主要目的莫過於透過資本市場募集資金,此雖為企業成長過程中所必須,但過於浮濫的籌資卻也是導致地雷股的原因之一。部分經營者因資本市場籌資方便,再加上投資銀行居中策畫,透過現金增資發行新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CB)、海外可轉債(ECB)及存託憑證(DR)等有價證券籌資。而該等有價證券之發行,雖為企業「籌資工具」,卻也可能成為券商、發行公司與大股東大玩套利遊戲的「理財工具」;所謂的「套利」,即是當可轉債的轉換價格低於股票市價時,可擁有可轉換公司債的投資人便可透過融券放空股票,賺取股票與可轉換公司債之間的價差,這也是公司發行可轉債時,大股東最常用的套利手法。

(二) 在高股價的時代,股價大多數都可維持在轉換價格之上,於債券到期前,多可轉換成股票,而不必償還債務。可是,一旦本業發展不順,獲利能力急轉直下,舉債募來的資金終需償還,若是手中現金不夠,經營危機立刻浮現;若未違約,過高的負債及其利息亦將吞噬公司的經營成果。而即便轉換成股票,公司的償債壓力雖解除了,但所衍生出股權膨脹、每股盈餘稀釋、股價一崛不振的後遺症仍由小股東來承擔,大股東卻已透過前開所稱的套利遊戲而荷包滿滿。

(三) 因此,若是一家公司坐擁龐大資金,卻未尋求降低負債及利息支出,還持續籌資,除非該公司有明確具體投資計畫且其產業前景可期,否則便不尋常。而可能又是在濫用資本市場,更嚴重的則是帳上現金「名存實亡」或者存有一個「看不到的黑洞」。故建議投資人在投資前,一定要先觀察公司的營運狀況是否持續穩健成長還是虧損連連。其次要了解籌資的用途及額度,若只是舉新債還舊債,而營運又未見起色,投資人也要特別留意。還有,若公司所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轉換後,若會造成股權嚴重稀釋,長期而言,對股價表現也將造成不利的影響。綜上,若一家公司頻頻籌資,其獲利卻未相對成長,投資人則要審慎考量是否還要將資金繼續投入該等公司。

九、 財務預測準確度低或更新頻率過高 :

財務預測是公司對未來營收、本業獲利、轉投資公司獲利及稅前純益等進行預測,該等資訊若屬正確且有效,將可成為投資人選股的重要參考指標,並降低公司與投資人間資訊不對稱的情況,惟因近二、三年來景氣波動態大,公司財務預測的準確度也隨之降低,更有部分上市櫃公司會利用財務預測來操縱股價,因此,財務預測的「不準確」、「有效期太短」與「延遲更新」,一直是投資人與主管機關的關注焦點,因此投資人在使用財務預測資訊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 上市(櫃)掛牌後即大幅調降財務預測:

某些上市櫃公司股票掛牌後,股價相當不穩定,甚至腰斬又腰斬,之後即大幅調降財測,該等現象突顯新上市公司財測的「不準確度」,一掛牌就頻頻調降財測,而這些公司不是錯估產業前景,就是有灌水上市之嫌。

(二) 延遲公告更新財務預測:

依主管機關之規定,當編制財測之關鍵因素或基本假設發生變動,致稅前損益金額變動20%以上且影響金額達三千萬或佔實收資本額千分之五者,即應依規定更新財務預測;惟部分公司總是撐到必須公告當期財報的前一刻(四月底、八月底、十月底),因紙包不住火了,才願意調降財測,姑且不論其對前景預估的專業及準確,其延遲更新的動機就相當可議了。

(三) 財務預測更新頻率過高者:

有些公司財測更新頻率過高、前後兩次財測差距過大或反覆調升又調降者,對於這類上市櫃公司,投資人得提高警覺,因為它透露兩項訊息,一是經營者抓不住產業脈動,導致財測忽高忽低;二是經營者「說話不算話」,甚至有些經營者藉由更新財務預測操縱股價或進行內線交易,為特定人出脫持股,其誠信堪慮。

資料來源:「管理階層持股大出清警報響起」93.8.2工商時報。
資料來源:「換會計師董監事離職均值得注意」93.8.16工商時報。
資料來源:「小心轉投資名單中出現許多投資公司或BVI公司」93.9.20工商時報。
資料來源:「浮濫籌資營運起色漏敗筆」93.8.23工商時報。
資料來源:「注意財測準確度低或更新頻率過高業者」93.9.13工商時報。

沒有留言: